黑龍江經濟網訊(董慧瑩 于占濤 記者馬朝林)未成年人需要法制的保護,在成長的隱秘角落,存在不可言說的困惑,難以消解的委屈,無法抵御的傷害。近年來,為保障離婚案件中未成年兒童的利益,海倫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不斷探索審判新模式,力求保護每一顆亟待守護的幼小心靈,此項工作關乎未成年兒童不可辜負的未來。
全程跟進,為未成年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。海倫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通過庭前調查、庭中細究、庭后回訪的機制全流程介入涉及未成年兒童的離婚案件,堅持孩子利益優(yōu)先原則。在李某訴趙某離婚訴訟中,二人當庭對離婚達成一致意見,但均不主張撫養(yǎng)年僅兩周歲的婚生子,最終海倫市人民法院判決駁回李某要求與趙某離婚的訴訟請求。家事審判團隊秉持子女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處理離婚案件,涉及未成年兒童的離婚案件決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利益為代價。
釋法明理,為未成年兒童健康成長筑起司法防線。海倫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在案件辦理過程中,向對未成年兒童不管不問的問題家長進行訓誡,明確要求其必須承擔起撫養(yǎng)孩子的責任。在張某訴王某離婚糾紛庭審中,法庭調查到,夫妻二人均對孩子不聞不問,漠不關心,且理直氣壯地明確表示就是不愿撫養(yǎng)孩子。審判員當庭對二人進行訓誡,明確告知撫養(yǎng)孩子是二人必須承擔的責任,如不承擔相應責任,那就會受到相應懲罰。二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并當庭保證離婚后也會共同撫養(yǎng)關心孩子,保證孩子的利益不受侵犯。
不斷學習,為未成年兒童健康成長貢獻司法力量。海倫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不斷創(chuàng)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,在傳統(tǒng)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基礎上引入心理干預機制。針對當事人打“斗氣”官司、“出氣”官司等訴訟心理,注重先解決問題,再解決糾紛。法官學習相關心理知識,在案件辦理時先理解并尊重當事人情緒,更好地將當事人的“心結”打開,同時運用相關知識,對未成年兒童進行心理疏導,確保在離婚案件中不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,為未成年兒童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。
未成年是國家的未來,民族的希望,任何人都不能也不許損害其利益。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司法陽光下茁壯成長,讓每一份困惑、委屈、傷害都可以被看見,海倫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將繼續(xù)用法律為未成年保駕護航,守好最純粹的那份愛。